父亲的第七十三个年头
“父亲若是旧报纸,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。”
“这块桃园今年可以试挂果了,以后就交给你打理!算是我攒下的最后一点家业!”当别人还处于春节模式的时候,父亲一边整枝一边对我说,语气里充满了英雄迟暮的落寞。父亲今年已是古稀之年,七十又三了,去年开始龙钟之态咋现,状态便一日不如一日了,往日的豪情被中庸所代替,对子女的态度也从严厉逐渐变成了宽慰。
父亲是共和国的同龄人,和共和国一样在苦难中长大,按他自己的话说是在窝棚里出生,饿着肚子长大。打我能识字的记忆里,有一年的春联横批是“穷则思变”有很深刻的印象。因为那时的穷我是能体会到的,至于思变则是我在成长中才体会到的。但这个词却是父亲一生的写照。
因为穷,父亲一岁时便被过继给外姓的“爷爷”,也就是我的太公。在那个科学还不发达的时代,据说太公是一位很红的巫医,常有患者送来米面之类的来答谢,一家人还算能果腹。可太公是个封建礼教很深的人,天生反骨的父亲拒绝接受三纲五常的说教,没少挨揍和挨饿。古话说棍棒之下出孝子。我父亲却成为一个桀骜不驯的“逆子”,以至于童年之后的少年成为乡里的“问题少年”。
父亲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期,在这段时期,父亲接触到了很多的知青。也许是近朱者赤,知青的才情和志向似乎让父亲找到了人生的方向。从此,“逆子”学会了绘画和书法,还看了一些科学书籍。看到知青一个一个的回城并大展拳脚,父亲便坚信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箴言。
求变是父亲与生俱来的性格。此时父亲已是生产队长,在安徽小岗村酝酿分田到户的时候,我的家乡遭遇了一场大旱,错过了秧苗播种季节导致秧苗缺口大,怎么办?父亲力排众议把水田分田到户,交完公粮后剩余粮食归自己所有,就这样偷偷的把田分了。那年,乡亲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,把十里八乡多余的秧苗都弄来了,秋收后居然还有了多余的粮食可以吃饱饭了,趁着甜头干脆把旱地也分了,顶住了压力迎来了次年的丰收。后来,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家乡,从此,父亲“二愣子”的形象变成了生产队里有担当的主心骨。
分田到户之后,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,但说要发家致富还是有困难,尤其是常为三个孩子学费发愁。父亲决定放弃传统的种养殖模式,开始尝试种蔬菜瓜果,搞特种养殖。没有资金,家里更加节衣缩食,甚至断绝了一些亲戚之间的人情往来,父亲常说:田间一天三遍不为多,亲戚三年不走不为少。实则是家里太穷了,不得已而为之。没有技术,自己便慢慢摸索,无论起风下雨,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间地头观察作物的长势,有无病虫害。夏天的晚上不顾蚊虫叮咬还蹲在鳝鱼池边观察。尽管家里没钱,但订阅科技报刊却毫不犹豫,他认为这些报刊不但可以学到技术,还可开阔视野。慢慢地,父亲成为了村里的“土专家”,乡亲遇上一些问题也爱向他讨教。这么多年,父亲也经历了很多的失败,遭受过很多的嘲讽,被贴上了“标新立异”的标签,面对这些,父亲却很豁达。倒是母亲听到这些很气愤,常以“我家三个学生,但在商店里没赊账”回怼。这也足以说明父亲放弃传统农业模式,搞更贴近市场的多种经营给家庭带来的好处。
求变虽然是刻在父亲骨子里的,但沉重的家庭负担决定了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,也认识到了农村、农民、农业的很多问题,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的身上,希望孩子们能成为像知青那样有才情,有头脑的人。他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,经常对我们说: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!希望我们能读好书跳龙门,脱离农村。尽管家穷,却对教育的投资一点都不含糊,我们需要的课外书籍、工具书一定会满足。读高中时候,学校经常在暑期补课,我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没有去,父亲知道后很生气把我赶到学校,说:“你在学校努力就行了,钱的事你不用操心。农村的孩子也就这一条出路!”但我终究还是落榜了,弟妹也长大了,上学也要钱,我一咬牙便踏上了南下打工的路。后来弟妹也没考上大学,没有满足父亲的期望。这一度成为父亲最大的遗憾,常感叹:我与天斗与地斗,终究还是没逃过“龙生龙凤生凤,老鼠的儿子会打洞”的结局。
大概也许喜欢求变的人在性格上都很强势,喜欢一言堂,家里没少争争吵吵。农村俗语说:不是冤孽不成父子。高考落榜后没少与父亲发生矛盾,可能我们成长大环境不一样,在我的骨子里少了些许“斗”字,多了些“顺”字,于是便顺应潮流南下打工,这里面多少也有点回避父亲的意思。这一去便是十年,在孩子即将上初中时我才回家找了一份工作方便孩子的教育,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体会到了当年父亲望子成龙的心态之不易。但此时父亲已没了当年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激情,变得很佛系。当我为孩子的学习发愁时常宽慰我:“不要太在意成绩,孩子的三观正,心理健康,习惯管好就行了。时代变了,不像你们那时一条路了……”
如今望着父亲日渐佝偻的身躯,我对他的仰慕之情愈发浓烈,尽管我的家庭和工作都是自己做主,但我仍然像小时候那样跟他汇报,听听他的意见。他一直不愿意跟我们住在一起,说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,保持一点距离更好。人老怕孤独,下班之后我常约上老婆去老屋跟父母唠唠嗑,此时父亲的言语早已没了年轻时的说教,更像朋友之间的海侃胡侃充满欢声笑语,正如老婆说的:“很享受这种家庭氛围!”虽然父亲精神状态不如以前,但总体来说身体还无大碍。父母在,家就在!愿父母身体永远健康!
酿造三车间 袁峰
- 上一篇:感 谢 信
- 下一篇:走进白云边文化馆,探寻白...